刚刚走出困境,如何有效扩大演出市场?这是以干建青为首的剧团领导所面临的一个新的问题。干建青在想:身为剧团主要领导,又是主要演员,既有繁忙的行政管理事务,又有繁重的排演任务,根本就没有空余时间外出联系演出业务。此时,如能找一个专门负责外出联系演出业务的经纪人那该多好呢。干建青和两位副团长朱宗润、王强经过考察研究,聘用了南京、安徽、河南等地的演出经纪人,由他们在外市、外省联系演出地点,然后与他们签订演出合同。实践证明,这是一条开拓演出市场的成功之路。从1998年至今,该团已在江苏、河南、山西、福建、浙江、安徽、广东、上海、山东等8个省、市的300多个大、中、小城市有了演出场地。特别是近三年来,每年在外演出都达330多场,共演出一千多场。在杭州演出《平安祝福》大型歌舞晚会时,浙江省四套班子领导人光临现场,分管副省长作重要讲话,并对该团的演出给予高度评价。另外,他们的法制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禁毒宣传等专题晚会,同样深受欢迎。 每到四季中的农闲阶段,不论严寒酷暑,该团就主动和本区的乡镇联系,深入农村场头、田头演出。这时,剧团演职员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个个吃苦在先,奋勇上前,装台、拆台一齐上。从1995年淮阴县文工团恢复演出至2006年底,共送戏到淮阴区各个乡镇达1000余场,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赞誉。近三年来,该团因送戏下乡成绩突出,区政府每年都以采购优秀剧目的方式拨给剧团一定经费,省委宣传部还奖励剧团一辆价值40万元的流动舞台车。 剧团的演员如何提高演出技艺呢?在剧目的排练上,除干建青团长和党支部书记刘梅任导演外,还从本地、外地邀请名导来指导排练,安排有关演员观看购买来的录像、碟片,以借鉴外地名演员的演技;另外,剧团制订一整套严格的练功制度,鼓励演员刻苦练功,并互相切磋,共同提高,这就有效地、普遍地提高了剧目演出质量。十多年来,该团的不少剧目频频得奖:大型黄梅戏《梨花情》获市优秀演出奖;黄梅小戏《谁当家》、《敲门》,小品《爱的呼唤》参加调演,获一等奖;舞蹈《桑园晨曲》获市“五星”工程奖;黄梅戏歌《兵哥哥》获省首届戏歌比赛银奖;独唱《妈妈的眼睛》获省安全生产歌曲大赛一等奖、国家铜奖。剧团还先后获得区委、区政府先进集体、市文化系统先进集体、市委三下乡先进集体、省文化系统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令人瞩目。 踏平坎坷成大道。以干建青、刘梅为首的市歌舞二团,一路艰辛,一路欣喜;一路汗水,一路高歌。在他们的脚下,一定会迎来更加艳丽的梨园春色。 (之二) 原文源自: http://www.zghy.gov.cn/news/news.asp?id=11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