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干苏宁 VIP会员  户籍地址: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 积分:3815 最近:11-03-03
|
发表:2010-03-25 16:56:54 人气:794 回复:0
|
楼主 |
“要做出交钥匙工程”
――记钢铁研究总院院长干勇
在高效连铸、薄板坯连铸技术与装备国产化、工业化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钢铁研究总院院长干勇,面对记者谈起自己20年的科研实践时感慨良多:“我今天的成就受益于我的博士生导师帮我选择的研究方向。”
干勇的博导是我国冶金界鼻祖、钢铁研究总院创始人李文采。1983年,李文采为干勇选定了博士论文《薄板连铸连轧暨快速凝固机理》。这是当时国际上鲜有研究的重大前沿技术。这一技术在今天已经成为代表一个国家钢铁工业最高水平的技术。
干勇向记者介绍说:传统炼钢工艺流水线延绵几十里,各个工序分散而孤立,炼铁、炼钢、浇注、轧钢,坯子浇注成锭子后要经过初轧、中轧、精轧,最后轧成薄板;而连铸连轧技术只要在400米长的流水线上,经过2小时40分钟废钢就可以变成薄钢卷。谈话间,干勇的眼神中流露出对科技开发的兴奋。
“我们之所以能够在冶金研究领域取得成绩,主要是因为我们的研究紧密结合了我国工业发展的实际,不断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干勇这样定义自己的科研思路。
“我们不是单纯在做学问,而是要不断做出交钥匙工程!”干勇说。
1990年,我国连铸坯产量仅1480.7万吨,连铸比为22.66%;到2000年,连铸坯产量突破1亿吨,连铸比达到82%,拥有连铸机数量居世界第一位,发展速度世所罕见。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连铸系统技术已经形成,从工艺到工程化开发,从单体技术到系统集成和成套装备,都具有同国外一比高低的竞争能力。在这个从量到质的飞跃中,干勇以及他倾注全部心血的连铸中心功不可没。
新华社记者 徐仁杰 李杨
原文源自: http://www.66163.com/Fujian_w/news/fjrb/gb/content/2002-09/25/content_295784.ht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