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干秀萍 VIP会员  户籍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 积分:3101 最近:14-04-01
|
发表:2008-09-22 14:42:24 人气:509 回复:0
|
楼主 |
《 元史·干文传传》载:
元朝的第五位皇帝是谁?有什么功绩?
英宗孛儿只斤硕德八剌(公元1303—1323年),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之子,其母庄懿慈圣皇后(弘吉剌氏)。仁宗于公元1320年正月病死,他于同年3月11日在大明殿即位,蒙语号称“格坚汗”,第二年改年号为“至治”。公元1320—1323年在位,计4年。他是元朝的第五位皇帝,虽然年青,但他却是元代中期的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硕德八剌生于洛阳附近的怀州王府。公元1315年被立为皇太子。他从小拜汉族儒生为师,学习经史,又受到推行“汉法”较为积极的父亲仁宗的深刻影响,仁宗亲赐经书给他,故他熟知汉儒传统文化。曾亲书唐人皮日休诗“吾爱房与杜,魁然真宰辅,黄阁三十年,清风亿万古”。将此书赐与丞相拜住,可见其汉文化素养在元朝诸帝中是较高的。
硕德八剌又很早接受其父仁宗给他料理国事的锻炼,公元1319年,仁宗授他玉册,诏命百司庶务须先告知太子,然后奏闻。他告诫中书省臣:“至尊将天下事托付与我,我日夜忧惧,怕不能胜任,你们应当洗心涤虑,恪勤职守,勿有差失,免得增加君父的忧虑。”公元1320年正月,仁宗生病,他忧形于色,焚香祈祷,仁宗驾崩后,他素服寝卧,每天只喝一碗粥,哀毁过礼。、
继位后,对在太后答己纵容下专横跋扈的右丞相铁木迭儿极为不满,其实铁木迭儿已与太后勾结后在宫廷内形成守势力专权,直接威胁着英宗的统治。硕德八剌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即位后不久就对铁木迭儿一党的左丞相合散免职,任命拜住为左丞相,并引为心腹,从此加强了英宗在
宫廷中的地位和权力。
公元1320年,中书平章政事黑驴及御史大夫脱忒哈等阴谋废黜硕德八剌,改立硕德八刺的弟弟安王兀都思不花为可汗。铁木迭儿还唆使黑驴等人去刺杀硕德八剌,后被“蒙古儒者”拜住察觉奏报。英宗即刻召拜住进宫决策,先发制人,率宫中卫士把黑驴、脱忒哈阿散、失列门、亦列失八等
人一一捕杀,铁木迭儿因有太后袒护便称病,躲在家里,不再问中书省事。
硕德八剌在位前期,在政治方面,大体保持了成宗、武宗以来的旧传统,同时也有些改进;在经济方面,为摆脱困境,节约开支,省减吏员,降低官秩,罢掉少府监,回回国子监和行通政院等机构,削免了行中书省的丞相一职,对各地的流民赐粮予以安抚,对荒灾地区减免赋税。为减轻农民
负担,多次减免徭役征发。有一次英宗车驾驻扎在兴和,天气寒冷,左右劝其还京师,他说:“兵以牛马为重,民以稼穑为本。我在此逗留,想让马得放牧:民得收获。”
公元1322年(至治二年)10月,硕德八剌以拜住为中书右丞相,为了表示对他的信任不再另立左丞相,并颁发了《特命右丞相诏》。不久,他决心“一新政治”,励精图治,改革政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精简机构,强化中央集权
罢徽政院及冗官冗职。元朝从元世祖起创设了庞大的行政官僚机构,各级官僚巧立名目,臃肿不堪,安插亲近,耗费了大量库财,成为元朝财政的很大累赘。英宗“始锐意减罢崇祥、寿福院之属十有三署,微政院断事官、江淮财赋之属六十余署”,(《元史·张硅传》),后因被害未能完成机构改
革。
英宗明令禁止宗教人士不得交通诸王;掌阴阳五科者不得泄露占侯;中书省掾曹不得漏泄机密;禁止百姓妄言时政;不准汉人执兵器出猎;不准练习武艺。
二、大量起用汉族儒吏和官僚
英宗大规模起用汉族地主官僚及儒臣。任拜住为左丞相,“首荐张硅,复平章政事,召用政仕老臣,优其禄秩,议事中书。不用次才,唯恐少后,日以进贤退不肖为重务”(《元史》卷136《拜住传》)。重用张硅、虞集等儒士推行新法,并对汉人吴元硅、王约、韩丛益、赵居信、吴澄、王结等人被擢任为集贤、翰林院及中书官职。公元1323年正月,又发布《振举台纲制》, “举善荐贤,为治之要”, “怀才抱德,隐晦不仕者,亦明荐扬”(《永乐大典》卷2610,中华书局影印本),可见起用儒臣迫切,规模之大,实属罕见。
三、实行“助役法”,减轻徭役赋税
元代农民劳役繁多,负担沉重。公元1323年(至治三年)4月,英宗下诏“行助役法”。这就是运用国家政令,使地主按一定比例,上交小部分土地的岁收,作为助役费,用于补偿农民劳役方面的经济负担。《元史·干文传传》载:“会创行助役法,凡民田百亩,令以三亩人官,为受役者之助。”同时,减轻徭役,凡差役先征商贾和富家大户,以保护农业劳动力。可见这些措施对农民是有利的。
四、审定、颁布《大元通制》
公元1322年(至治二年)正月,英宗将仁宗时未审定的法令编纂工作继续进行,令枢密副使完颜纳丹、侍御史曹伯启、判宗正府普颜、集贤大学士钦察、翰林直学士曹元用、平章政事张硅率其属众共同审定并补充制定和颁布了《大元通制》这部元朝的“政制法程”汇编。这是行政措施把“行汉法”以法令条文形式确定下来了。
英宗性刚明,告诫群臣:“卿等居高位,食厚禄,当勉力图报。苟或贫乏,朕不惜赐汝;若为不法,则必刑无赦。”宣政院使八思吉思下狱,英宗对左右说:“法者,祖宗所制,非朕所得私。八思吉思虽事朕日久,今其有罪,当论如法。”即位之初,硕德八剌修寿安寺甚急,他信奉佛教,广建寺
宇,监察御史锁咬儿、哈的迷失等臣上书极谏,他怒而将他们杀死。
英宗的新政就是行汉法,“以汉法治汉地”,这是适应历史发展要求的。所谓“汉法”就是建立封建政治制度,包括中央集权制的国家机器、法律制度与正统儒家思想等等。但是一部分保守的蒙古贵族却竭力主张以蒙古旧俗统治汉地。英宗采用一系列行汉法的政治措施所进行的改革,对推进蒙
古贵族封建化有积极作用。可是也触犯了多数蒙古、色目贵族的利益,更引起了铁木迭儿余党、御史大夫铁失的仇视和反对。
铁失是保守贵族势力的代表,他的父亲是昌王阿失、母是盖里海涯公主,妹是英宗的皇后速哥八刺。他由铁木迭儿引荐为御史大夫。以后他的地位更加尊贵,掌管了禁卫军左右阿速卫。他贪财、卑鄙,拜铁木迭儿为义父,铁木迭儿死后,英宗下令籍其家,毁其碑。铁失及其党羽深感不安,于是密谋策划宫廷政变。公元1323年8月2日,铁失遣使至晋玉也孙铁木儿处,欲立也孙铁木儿为帝。8日,英宗的大驾从上都向南出发,夜宿南坡店(距上都30里),铁失与铁木迭儿之子锁南等5个蒙古诸王,共16人闯入英宗行幄,以卫兵为内应,先杀拜住,然后铁失手弑英宗于卧床上。这次政变史称“南坡之变”。9月4日,晋王也孙铁木儿于龙居河(即怯绿连河)即位,是为泰定帝。10月,也孙铁木儿将弑君的铁失等人处死。
硕德八剌被害时21岁,从葬于诸帝陵(起辇谷)。公元1324年(泰定元年)2月尊谥为睿圣文孝皇帝,庙号英宗。4月,蒙古语庙号格坚。
原文网址: http://ks.cn.yahoo.com/question/1406101016212.html
|
 愿干氏家族越来越兴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