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g ]
[ reg ]
 
  首页 >> 崛起论坛 >> 历史追忆 >> 查看帖子
   本版版主:干生洪   
   干氏宗祠  
    
    姓名:干建农 总版主
    
    户籍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白下区
    积分:22946
    最近:18-08-04
  发表:2009-08-11 14:03:29 人气:656 回复:0 查看用户信息 回复该贴 给干建农发站内短信 楼主

  
                            干氏宗祠


                  余姚市2009第四期文物普查工作简报

总第20期  2009年4月30日
余姚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编
普查前沿
根据统计,截止09年4月底,市第三次全国文物野外普查队共出动野外普查人员2807人次,调查自然村1664个,共普查文物点1534处(复查139处,新发现1395处,其中正式登记813处),包括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64处,历史街区16处,古遗址34处,古墓葬71处,古窑址17处,古建筑1088处,石窟寺及石刻25处,其他类7处。
普查快讯
朗霞街道圆满完成“三普”工作
普查队3月30日进驻朗霞街道,在当地政府、村、居委、基层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下,仅用了16个工作日,就高效圆满地完成了该街道1个社区、13个行政村,43.8平方公里辖区内的文物普查。
文物普查工作在朗霞街道启动后,当地党委、办事处全面发动群众,积极开展宣传工作,制作宣传横幅20余条,分布集镇及村主要路口;在集镇、街道、园区中心设置落地喷绘宣传画;张贴文物普查宣传标语;展板巡回展出;散发宣传册页;跟踪拍摄普查情况,播发相关电视节目。与此同时,还成立三级协查网络(街道联络员+村联络员+片联络员),培训网络人员,出动协查人员65人次,确保普查工作高效、高质的完成。
朗霞普查工作采取了资料汇总、座谈、采访,分村、分片、分组进行排摸的方法;普查人员怀着对历史文化的敬畏和文保使命感,发扬不怕累、不怕难、不怕脏、不怕烦的奉献精神和缜密细致的调查作风。经过普查,官宅、民宅、商号及碑刻、祠庙等明清建筑一一浮出水面,累计登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达120余处,挖掘了朗霞街道丰富的文化遗存,提升了该街道的历史文化地位。

普查成果
朗霞特辑
英烈故居  官宦人家
                                                  官房熊氏进士第墙门
熊氏进士第墙门位于余姚市朗霞街道熊家街村官房自然村38号,据史料载,进士第屋主为熊汝霖(1597--1648)。熊汝霖,余姚英烈义士,明崇祯进士,明亡之际投身抗清斗争,现存衣冠冢,在今泗门皇封桥,其故居尚存“进士第”匾额。
宅第原有旗杆石、墙门、三进屋组成,现仅存墙门一处。墙门坐北朝南,硬山顶,据村中老耄回忆及建筑形制分析,该墙门在民国时期曾重修,内有一轿登石,是旧时遗物。
汲修书屋
汲修书屋俗称“楼屋里”,又称“举人府”,系清代举人杨鸿儒旧居,位于余姚市朗霞街道朗霞村和丰南路1号,坐北朝南。杨鸿儒父亲即中街中药铺“人寿堂”创办人。原旧居前后置有园地,分别辟有桑园、竹园,种植桑、竹、麻、部分中草药及多种花木。楼屋的东南侧原有坐东朝西的高平屋五间,现已拆,仅存书屋本体。
杨氏父子均爱书如命,收藏历代古籍于此楼。杨家人雅称“汲修书屋”。楼上有立地书橱数只。最多时藏有木刻、石印善本近百种上万册,以及书画挂屏、诗稿、文集。至文革时连同“文魁”榜匾散轶一空。
汲修书屋为姚北重要的私家藏书楼,藏书虽已散佚殆尽,但书楼仍完整保存。2004年7月公布为余姚市级文保点。
镇西解元房
解元房位于余姚市朗霞街道镇西村辉桥120号,坐北朝南,为清代早期民宅。老宅分前后两院,不在同一中轴线上。前院由门厅、大厅及东侧厢楼组成。后院由砖雕墙门、主楼及两侧厢楼组成。整体布局较为宏大规整,局部雕刻精美细腻。根据房屋结构与形制,参考历史记载综合分析,可以基本判定此宅院为清乾隆二十四年解元吴大勇之居所。
杨家村大夫第
     大夫第位于余姚市朗霞街道杨家村东河塍8~12号。坐北朝南。从建筑风格判断为清代建筑。原规模较大,格局规整,沿中轴线依次为门厅,大厅、主楼、后附属房及东西两侧楼,四周围以高墙。现存主楼、后罩屋及西侧楼。大夫第建筑用材粗大,雕刻精细。集民居与商铺于一体,有一定的历史建筑价值。
东河塍大夫第
    大夫第位于余姚市朗霞街道杨家村东河塍自然村60-64号,系清中晚期民居建筑。相传,原墙门处刻有大夫第匾额,故称。民国时期又被称为“平记”、“余记”,与此屋背后的“月记”遥相呼应。大夫第规模较大,用材粗大,雕饰丰富精美,是姚北平原清中晚期传统民居的代表之作。

老街风采  名扬姚北
朗霞老街
朗霞老街,兴建于康熙年间,当时省塘中段(即今之西、中街)两侧,居民以徐姓为主,经营海鲜、果蔬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在其前廊后厦设摊销售,故初名为“徐家廊厦”。
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地手工业者和商贾来此创业。至19世纪中叶已基本形成现有全长约七百米的西、中、东街。特别是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上叶的百余年间,朗霞镇真可谓“万商云集,百业聚兴”的繁盛时期。域内较有名气的有介眉堂药店、人寿堂药店、徐万兴铁店等,其余南货店、果蔬店、理发店、镴匠店等各式店铺一应俱全,是姚北一带重要街区之一。
现今老街以西、中街为主,基本格局为“横街直弄”,东西走向。横街两侧由清至民国时期的一层或二层的前店后宅院落式商铺建筑组成。南北纵深地带从西至东依次分布裕盛弄、天成弄、井头弄、和平弄、同源弄等巷弄及传统院落,院落规模大小不一,一般由墙门、主楼及两厢组成,多古朴典雅。清代举人杨鸿儒旧居汲修书屋、大房弄杨氏旧宅、吴氏老宅等为其代表。
朗霞老街是集居住和商业为一体的街区。现今历史街区改造程度较快,老街区建筑多频临拆毁或改制,极早制订规划实施保护已是刻不容缓。
汇源当旧址
汇源当旧址位于余姚市朗霞街道杨家村长寿路31号,坐北朝南,系清代建筑。主体建筑沿中轴线依次为:前楼、正楼、后楼、后罩屋,东西两侧附属房,四周围以高围墙。现西侧附属房及后罩屋无存。占地三亩多。
清光绪三年(1877),在淮安等地经商的东蒲周人周培源在故土创办典当,取名汇源当。至1932年周氏后人因无力经营而卖予潮塘张家的张谷香,改名为“会源当”。解放后收归国有,曾一度作为粮库。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由私人住户购入。
汇源当旧址总体规模较大,高墙深院,现状保存尚可,建筑用材粗壮,装饰素雅。是本市目前保存较为完好的当铺建筑,有较高的行业建筑和历史价值。
介眉堂
介眉堂位于余姚市朗霞街道朗霞村朗霞中街72号,坐北朝南,为民国时期建筑。介眉堂原为朗霞中街上知名药铺,解放后并入人寿堂,后又曾作过乡公所,现为朗霞卫生院社区服务站使用。原格局为前楼、主楼、两侧披屋、后罩屋及两侧屋,四周围以高墙。现基本保持原貌。介眉堂建筑风格体现了中西合璧的典型特色,反映了民国时期药行业建筑的风貌格局,具有一定历史意义。

佛寺庄严  宗祠肃穆
大佛寺
大佛寺位于余姚市朗霞街道干家路村东干自然村,始名“弥陀寺”,1920年在明代安仁寺旧址上重建。
大佛寺坐北朝南,南北中轴线上从南至北依次分布山门、大殿、后殿及大殿两侧厢楼。新建的山门与大殿之间有荷花池。整体布局大气庄严,雕饰古朴。近年来陆续扩建,建筑面积达8000平方米,为姚北一大道场。
天华村符氏宗祠
符氏宗祠位于余姚市朗霞街道天华村,是符氏家族祠堂,始建年代不详,从其建筑形制分析应为清代建筑。
符氏宗祠结构完整,雕饰素雅,是地方祠堂建筑的代表作,2001年公布为余姚市文物保护单位。

干氏宗祠
西干干氏宗祠位于余姚市朗霞街道杨家村西干自然村油车路28号,坐北朝南。原格局为旗杆石、门厅、戏台、两厢房、大厅、两披廊及后楼。现存西厢房、大厅、西披廊及后楼。解放后干氏宗祠的用途多变,作过粮库,办过敬老院,后又为五金塑料喷塑车间,现已收回村委会管理,准备加以维修。村中族人保存有民国六年版《西干干氏宗谱》,据谱载,宗祠初建于清嘉庆时期。又载,门厅前树旗杆石,门厅明间大门之上悬“干氏宗祠”匾,门厅后檐相连有戏台一座,现均无存。明间西墙嵌民国七年祠堂碑记一通。
姚北干氏分东干和西干,各有宗谱相传,但宗祠是唯一的。西干干氏宗祠规模较大,建筑规格较高。现存主体建筑用材粗壮,雕刻精美。更为珍贵的是完好保存了清嘉庆至民国的七通祠堂碑记。因此该祠具有较高的历史和建筑价值。

红色旧址  革命烽火
中共余姚县委机关旧址(1940-1941)
中共余姚县委机关旧址位于余姚市朗霞街道新新村塘堰桥自然村86号,原为赵氏老宅,清代砖木结构建筑,前后三进,规模较大。现存东厢房三间一弄(原五间二弄),其余西厢楼残存两间,正屋略有偏间残留。
该机关旧址为抗战初期,由该地保长,中共地下党员赵瞻捐屋建立的。1940年至1941年秋,为当时中共县委书记杨寿盟及县委委员叶瑞康、王益生、宣则友、章文君等办公之地,同时还油印秘密小报《星光》,领导这一区域民众的抗日斗争,具有重要的革命历史价值。
贳器店联络站旧址
贳器店联络站旧址位于余姚市朗霞街道干家路村黄家路四区25号西侧,为清代古建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此地作为红色联络站。    
抗日战争时期,黄家路村吴鉷记贳器店店主的四个儿子吴巨康、吴长楠、吴建勋、吴积封从青年时代就开始接受进步思想,倾向革命,积极组织或参加当地抗日民众团体。在解放战争时期,此处曾是接待过往革命干部的重要联络站,并承担秘密采购、递送药品、器材,筹集资金,掩护隐蔽养病的领导同志和革命干部等任务。在此留住并先后转移的革命干部有:朱之光、余光等数十人。
2008年10月中共余姚市委宣传部等六家单位于旧址前立纪念碑,辟为我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塘闸古桥  造福于民
姚北大沽塘
余姚北部东起上林(今属慈溪)、西到临山,当时的七乡十八都之地悉濒于海。汉唐以来,姚北 因杭州湾海涂北移,垦殖者为防潮患,多于低处修筑土塘,称之为“散塘”。北宋庆历七年(1047),余姚县令谢景初深感海潮之涨漫,率领民众自云柯达于上林筑堤9333余米,“截然令海水潮汐不得冒其旁田”,此为余姚第一条后海塘,史称“大沽塘”,王安石《余姚海堤记》对此有记述。南宋庆元二年(1196),余姚县令施宿乃自上林至兰风又筑堤1.4万米。但因是土塘,经常溃决,以后就屡毁屡建。直到元至正元年(1341),余姚州判叶恒率众改土塘为石堤,堤基宽90尺,堤面宽45尺,高15尺。此后百余年,海无大患。大沽塘之后,姚北又兴建了许多海塘。这些海塘为抵御海患保护沿海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作出了巨大贡献。由于海塘关系到国计民生,在兴建大沽塘后,历代官府都重守护,勤修筑,不时立禁碑,发告示,建立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大沽塘为余姚规模最大的古代水利设施,至今已逐渐废弃,但遗迹尚存。
董家小蓬闸
小蓬闸位于余姚市朗霞街道新南王村董家自然村。据口碑、史料考证,此闸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系董家村一个名叫董小蓬的村民呼吁募捐而建。初名为“董家义闸”,为纪念董小蓬而改成“小蓬闸”。民国12年(1923)翻修。上个世纪60年代,水利局将该闸改成水泥结构。
该闸处于长泠江与下江之间,东西横跨,桥状闸,两边筑河塘石坎,平面呈倒凸字形。桥面两侧设望柱和栏板,南北栏板分别刻“平砥清境”和“小蓬闸”字样,现北栏板不存。闸设于中间,北架三块石桥板,南面原与北侧相同,后因道路拓宽,增至4块,其中三块为水泥板。闸板水泥质,槽道为石质,升降轴为铁杆。水满开闸,水浅闭闸。闸之南北各有河埠头供来往船只停驻卸货。
小蓬闸为姚西北地区向姚江排涝泻洪的主要水闸,更为古时水运商贸中转站,具有一定历史价值。
应龙桥
应龙桥位于余姚市朗霞街道杨家村31号西侧,为清代单孔石梁桥。南北向横跨杨家村村中小河。
应龙桥虽然造型简单,但功效实用,是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的古代交通道路设施,一直使用至今。应龙桥修建初期,与其东侧的“会龙桥”、“镇龙桥”相互呼应,具有一定的建筑及历史研究价值。

简讯三则
Ø         4月29日我市举行庆“五一”暨劳模(先进)表彰大会,市文物普查队荣获余姚市模范集体称号,王永康书记为普查队授奖。
Ø         4月23日上午,市文物普查队进驻泗门镇,开始对泗门镇进行文物普查。并于当日上午召开座谈会,交流普查意见和建议、了解泗门镇初查情况。下午正式进行野外普查。
Ø         4月28日市普查队在泗门镇政府的支持下,于镇影剧院门口开展普查宣传展板巡展活动。吸引了大批民众参与了解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队员在现场为民众解说答疑,并赠发宣传册。现场气氛浓郁,民众反响热烈,使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更加深入人心。



原文网址:http://www.yywh.gov.cn/ArticleShow.asp?ArticleID=3905




网易BLOG地址:http://nong0916.blog.163.com

新浪BLOG地址:http://blog.sina.com.cn/nong0916

    ——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论坛图例: 发贴者信息  引用留言  删除  编辑  发站内短信 
回复该贴(划勾则可以直接回复该贴)

加入收藏 | 关于本站 | 设为首页 | 与我联系 | 管理入口

  2008-2023 版权所有 苏ICP备08022975号
 Server:47Ms  DB: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