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g ]
[ reg ]
 
  首页 >> 崛起论坛 >> 历史追忆 >> 查看帖子
   本版版主:干生洪   
   一点小资料,是不是有用?  
    
    姓名:干苏宁 VIP会员
    
    户籍地址:
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
    积分:3815
    最近:11-03-03
  发表:2009-09-11 10:22:55 人气:633 回复:0 查看用户信息 回复该贴 给干苏宁发站内短信 楼主

  
                    一点小资料,是不是有用?

  
      中国姓氏文化和客家文化博大精深,渊远流长,姓氏堂号,是姓氏族门的代称,是我国古代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是慎终追远,弘扬祖德,敦宗睦族的符号标志,是寻根意识与祖先崇拜的体现,具有浓厚的宗亲色彩,它对维护、巩固宗族家庭基层组织和社会的稳定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是弘扬民族精神和促进民族团结的纽带。

      堂号,有以地域(即姓氏发祥地,郡望)命堂和自立堂号两种。郡望是指某郡显贵世族,为标明家庭身份而用的符号,意即世属某郡,为当地所仰望。郡望一词的出现与郡的设置有关。“郡”是行政单位,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汉代又增至一百零三郡,隋大业八年(公元612年)已增至190郡;“望”是名门望族,当时的人们总是喜欢把自己的姓氏与历史上最有影响的郡望地名联系起来,如:郑氏的荥阳堂,目前在海内外颇有名气。其实郑氏望族源于荥阳郡开封。郑国东迁首先建都于溱洧之间的轩辕丘,在郑文公时又迁于现在新郑市的郑韩古城。郑国灭亡后,幽公之子鲁公迁居陈宋之间,鲁公后裔名人祖籍大都在开封。三国魏和晋置荥阳郡,开封属荥阳郡,所以郑氏都以荥阳郡命堂。荥阳郡并非只是郑姓一姓的郡望,我国潘姓、毛姓、干姓、经姓的郡望都是荥阳。这种情况带有普遍性,如以陇西为郡望的有李、牛、关等8个姓氏;以颍川为郡望的有陈、韩等11个姓氏;以京兆为郡望的有40个姓氏;以河南为郡望有的58个姓氏。
  
      客家人是指从西晋末年内忧外患起,历唐末、北宋灭亡宋室南迁、明末清初、民国等改朝换代,政局动荡,天灾人祸,民不聊生,居住在黄河流域、中原地带的汉族人携带中原文化典籍和宗族谱牒纷纷南迁,渡黄河、过长江,起初定居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沿岸,后陆续到了赣、闽、粤交界的三角地带,他们每到一处,都披荆斩棘,艰苦创业,勇于开拓,重建家园,在衣食住行中发展中原文化。史学界认为:客家人根在中原,源自河洛,这批中原汉族人,离开故土迁移江南,造就一个汉族的新民系,这个汉族中形成较晚的民系就是客家人。他们崇拜祖先,不忘故土,把祖居地、郡望和自立堂号以姓氏堂号的形式永久保留,记载于宗族家谱或镶嵌于祠堂门额上,有的姓氏以堂号的名字成立自己的组织,一代一代的传下去,如三槐堂王氏,自北宋兵部侍郎王祜起,定居京师开封东郊,北宋灭亡,宋室南渡,王祜曾孙宋太尉王蟯,隐居今苏州吴县太平桥镇,为三槐王氏南渡始祖,他们的裔孙王开征女士,于1995年11月发起在苏州市人民大会堂成立了“苏州市三槐堂历史人物研究会”,广泛联络海内外三槐王氏宗亲。
  
      为了深入挖掘研究中国姓氏文化,笔者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起,走遍大江南北山西、陕西、山东、福建、河南、江苏和两广等地区,收藏家谱百余册,收集各地姓氏使用的堂号,共收录、整理217个姓氏,1196个堂号,其中用103个姓氏、204个自立堂号典故为内容,撰著《中华姓氏堂号典故》一书,于2002年1月由远方出版社出版发行。现就中华姓氏堂号与客家文化作粗浅论述:

  一、堂号及应用
  什么是堂号?据《现代汉语词典补编》中解释:“堂号:厅堂的名称、旧时多指某一家或某一房的名号;三槐堂是他家的堂号。”笔者认为:某一家就是某一姓;某一房就是家庭的分支。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李氏分陇西、赵郡二支,陇西有四房,赵郡有六房。因此,某一同姓就有一个堂号或多堂号之分,如:河南省新密市超化五里河村李氏,为“陇西堂”,清光绪年间,兄弟五人分居,按仁、义、礼、智、信,即“崇仁堂”、“崇义堂”、“崇礼堂”……,沿用至今。“三槐堂”即王姓的堂号,据《宋史?王旦传》记载:宋朝宰相王旦、父祜,在庭院中亲手种植槐树三棵,说:“吾之后世,必有为三公者。”时称三槐王氏,后即以三槐为有关王姓的典故。

      堂号多用在族谱封面、祖庙横额、店铺字号、书斋及别墅堂名;而在生活器具上,如:斗、口袋、箭袋、钱袋、灯笼上书某某堂记,用以区别姓氏;繁衍在河洛地区、黄淮、长江流域的汉族人,不管身在何方,都不会忘记世代相沿袭的堂号。更值得研究的是匈奴族的呼延氏、回纥族的爱氏、蠕蠕族的茹氏等少数民族,在迁居黄淮流域之后,都以繁衍地为其堂号。客家人不断南迁,始终不忘故土文化,敬宗尊祖,慎终追远,是他们的美德,如:谢氏的“陈留堂”,陈氏的“颍川堂”等都以郡望为堂号,杨氏的“四知堂”,张氏的“百忍堂”等都以先祖的嘉言懿行而自立堂号带到南方,显示宗族和民族大家庭的凝聚力,保留、继承中原传统文化,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精髓。
     
  二、姓氏与堂号

     据《百家姓辞典》记载,中国人的姓氏多达6363个,其中,单姓3730个,复姓2498个,三个字的有127个,四个字的有6个,五个字的有2个。若按每姓一个堂号计算,全国至少也有六千多个堂号,这对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史,有着重要的价值。
   
     1、堂号反映了强烈的血亲关系。中国宗法制社会,首先表现出来的社会心理就是对血缘关系的高度重视,这一社会心理在堂号中也有所反映,前面所说的河南省新密市五里河李氏就是由于家庭分支,形成了同姓氏不同堂号;而在我国南方闽粤一带的洪、江、翁、方、龚、汪六个姓氏,同用一个堂号——“六桂堂”。“六桂堂”出现于距今大约千年以前的北宋初年,它是我国一个十分著名的堂号,南方的这六个家族,虽然其姓氏完全不同,但实际上却是一父所出的同一家人,据《翁氏族谱》记载:“五胡乱华,翁溢之后翁田,随中原士族南迁,迁居建业(今南京),其后传衍成为江南大族。”唐末,翁轩为闽州刺史,遂居福建菁田竹嘘庄,是为翁氏入闽始祖。宋初,传至翁乾度,生子六;长子处厚,分姓洪;次子处恭,分姓江;三子处易,仍姓翁;四子处朴,分姓方;五子处廉,分姓龚;六子处休,分姓汪。兄弟六人先后进士及第,时有“六桂联芳”之誉,其后族人遍及福建各地,菁田建有祖祠一座,称曰“六桂堂”。
  
      2、堂号反映了强烈的区域观念。区域观念的突出表现是以地命堂,秦汉统一中国之后,设郡县制,各姓即以本族的发祥地、郡望地命堂。如:谢氏的“陈留堂”,西晋永嘉之乱,中原的士族大举南迁,谢氏的先人也参加了南渡的庞大行列。东晋大臣谢安,祖籍世居阳夏(今河南太康),为陈留郡所辖,其家族南迁后,寓居会稽,这支谢氏后裔不论播迁祖国各地,或侨居海外,都不忘记他们的郡望堂号——陈留堂。如:海氏,系承海春,望出薛郡。春秋时代始见于卫国的海氏,当秦汉统一之后,族人却集中于薛郡,也就是现在的山东西南部及江苏省北部地区,后以薛郡为繁衍中心,逐步向其他地区播迁,因此,两千多年以来,海姓人氏,无论迁徙何地,都不会忘记他们世代相传的堂名,敦宗睦族,守望相助。再如:诸葛氏,系承葛伯,望出琅琊。这个古老家族的发祥地——诸城,位于现在山东省境内,因此,后世遍布全国各地的诸葛氏,绝大多数都世代沿用着“琅琊”的堂名。大家所熟悉的诸葛亮,也每每自称“琅琊诸葛孔明”。
  
      另外还有黄氏的“江夏堂”、崔氏的“清河堂”、董氏的“陇西堂”,侯氏的“上谷堂”、樊氏的“南阳堂”、常氏的“平原堂”、柴氏的“平阳堂”、荆氏的“广陵堂”、龙氏的“武陵堂”、苏氏的“武功堂”、吕氏的“东莱堂”、蒋氏的“乐安堂”、融氏的“南康堂”、蒯氏的“襄阳堂”、涂氏的“豫章堂”、杜氏的“京兆堂”、墨氏的“梁国堂”、鲜于氏的“渔阳堂”、仲孙氏的“高阳堂”、欧阳氏的“渤海堂”、上官氏的“天水堂”以及呼延氏的“太原堂”、爱氏的“西河堂”、茹氏的“河内堂”等,都是以郡命堂。
  
       3、堂号反映了强烈的政治责任感。中国历代有识之士,为本氏族繁荣昌盛,世代廉洁奉公,不计名利,乐善好施,给后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如:杨氏“四知堂”闻名天下,东汉杨震,为东莱太守,道经昌邑,县令王密求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馈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杨氏后代子孙,以“四知堂”来怀念拒绝腐蚀、不受贿赂的先祖杨震。如:冯氏“大树堂”,东汉名将冯异,辅佐汉光武帝刘秀定天下,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处树下,军中号为“大树将军”。再如:范氏“麦舟堂”,宋朝范仲淹,遣子纯仁,至姑苏送麦,船至丹阳,遇石延年(曼卿),曼卿语及无资改葬亲人,纯仁即以麦船赠之,至家,向父述遇曼卿穷况事,父曰:“何不以麦舟与之?”纯仁曰:“以付之矣。”后常以麦舟作助丧事之典。还有岳氏的“忠孝堂”、赵氏的“琴鹤堂”、于氏的“清风堂”、贾氏的“治安堂”、钱氏的“锦树堂”、魏氏的“十思堂”等,都是族人以祖先的嘉言懿行来命堂名,要求后世子孙永远继承发扬祖先的美德。
  
      4、堂号反映了强烈的道德观。在宗法社会,以宣扬安分守己,服从封建礼教为中心的伦理道德和人品道德。诸如:张氏的“百忍堂”、任氏的“五知堂”、秦氏的“谦德堂”、刘氏的“重德堂”、梁氏的“五福堂”、楚氏的“秉德堂”、孙氏的“孝友堂”、袁氏的“忠孝堂”、蔡氏的“克慎堂”等,都能体现宗法社会的道德观念。如:张氏的“百忍堂”,唐朝郓州寿张人张公艺,九世同居;麟德中,高宗祀泰山,路过郓州,至其家,问,何以能此?公艺请纸笔,但於纸上书百余“忍”。再如:任氏的“五知堂”,宋朝任布以“五知”为堂,即知恩、知道、知命、知足、知幸。
  
       5、堂号反映了对祖先的崇拜。对祖先的顶礼膜拜,是中国宗法社会表现出来的又一显著的社会心态,意在“光宗耀祖”、“扬名显亲”,在堂号中,多是以官职、别墅和忠节为堂号来体现。如:屈氏的“三闾堂”,战国楚人屈原曾任三闾大夫;马氏的“伏波堂”,后汉光武时,马援为伏波将军;郭氏的“汾阳堂”,唐朝上元中,郭子仪进封为汾阳王;白氏的“香山堂”,唐朝白居易,晚年隐居洛阳香山,号为香山居士;裴氏的“绿野堂”,唐朝宰相裴度,以宦官擅权,时事已不可为,乃自请罢相,以洛阳午桥创别墅,花木万株,中起凉台暑馆,名曰:“绿野堂”;米氏的“襄阳堂”,宋朝礼部员外郎米芾,字元章,号襄阳漫士。
  
      颜氏家族有幅专用楹联:“忠节表兄弟,家训示子孙”,上联指唐代大臣颜真卿,与兄颜杲卿皆为国殉难,下联指北齐颜之推著《颜氏家训》十二卷传于世,颜氏族人,以先祖忠于社稷自立为“忠节堂”。颜真卿四世孙弘任金陵同州参军,落籍该地,颜弘孙颜普,五代末,官至泉州德化令,是为德化颜氏的始祖,颜普长子泊,另迁福建永春开基,其后裔繁衍闽、粤等地,都不忘记“忠节堂”。
  
      6、堂号还反映了祖上勤奋读书(工作)、科举功名,情操雅量,高风亮节和家庭祥瑞吉兆,兴旺发达,格言礼教,启迪后人。如:孙氏的“映雪堂”、匡氏的“凿壁堂”、刘氏的“墨庄堂”、“藜照堂”、俞氏的“春在堂”、林氏的“九牧堂”、徐氏的“八龙堂”、窦氏的“五桂堂”,周氏的“爱莲堂”、陶氏的“五斗堂”、李氏的“青莲堂”、杨氏的“三堂”、朱氏的“格言堂”、马氏的“刻鹄堂”、“敦伦堂”等。特别是山东章邱旧军镇,孟子第五十五代孙孟子伦,清康熙年间,以贩卖土布发家,到乾隆年间,其子由行商变坐贾,鸦片战争前后,孟家拥有绸布店八年,当铺三处,钱庄一处,分别设在北京、天津、保定、济南、旧军镇和周村等地,其家庭到清末民初共有三十二分支,为炫耀门庭,自立堂号达二十六个,为各姓堂号之最。再如:山东肥城西湖屯朱曰琏,在清雍正年间,诰授奉政大夫五品衔,其六个孙子,为炫耀门庭,他们都自立了堂号,挂起了匾额:福善堂、永寿堂、康乐堂、致远堂、积厚堂、裕厚堂。再如,朱姓的“凤阳堂”,朱姓发祥于今山东,后族人传布繁衍各地,南北朝时,朱、张、顾、陆号称江南四大姓。濠州朱元璋创建明朝,朱氏贵为国姓,族大势盛,改濠州为凤阳,其后族人立“凤阳”为堂号。
  
      总之,姓氏堂号是联系客家人的纽带,客家文化是中国姓氏文化的延伸。堂号是汉族姓氏的代称,是姓氏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客家文化的具体体现,是中国宗法社会特有的产物,它的产生、发展,多与修谱、建祠堂同时进行,它在我国历史悠久,流传甚广,是我历史典籍和文化遗产中的宝贵财富,它既反映宗法社会的社会心态,又体现了中国伦理型文化和政治型文化。堂号本身也有助于敦亲睦族,弘扬孝道,启迪后人,发奋向上,维护和巩固宗族、家庭基层组织的稳定;历代封建王朝,曾利用宗族制而长期存在。当前,挖掘、研究我国姓氏堂号文化和客家文化,对增进海外侨胞,怀念故土,寻根追祖和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源自:http://www.memoryofchina.org/bbs/simple/index.php?t14831_1.html


论坛图例: 发贴者信息  引用留言  删除  编辑  发站内短信 
回复该贴(划勾则可以直接回复该贴)

加入收藏 | 关于本站 | 设为首页 | 与我联系 | 管理入口

  2008-2023 版权所有 苏ICP备08022975号
 Server:31Ms  DB: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