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g ]
[ reg ]
 
  首页 >> 崛起论坛 >> 职场与生意 >> 查看帖子
   本版版主:干涌涛, 干建东   
   从软件“蓝领”变成“金领”,可能吗?  
    
    姓名:干苏宁 VIP会员
    
    户籍地址:
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
    积分:3815
    最近:11-03-03
  发表:2009-08-31 14:08:57 人气:639 回复:0 查看用户信息 回复该贴 给干苏宁发站内短信 楼主

  
             从软件“蓝领”变成“金领”,可能吗?


    早在2005年8月15日,复旦—华浦联合IT培训认证ISEP国际软件工程师课程正式启动。当天,北京用友软件工程上海分公司等公司即与复旦-华浦签订委托培训的用人合同协议。人才尚未出炉,即被企业预定,可见企业求才若渴;同时,也体现出软件人才紧缺的现况。

    复合型研发人才抢手

    时下,IT业有“软件蓝领”的说法。“软件蓝领”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现在一些培训机构只重视学员动手能力而忽视其它方面(如项目控制、沟通方面)的能力,培养出的学员只能从事“蓝领”类的工作,对于高薪的“金领”岗位只能望洋兴叹。

    很多软件企业反映:他们需要大量的软件“蓝领”,更需要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高级软件人才,有的企业甚至愿意出50万元的高薪聘请高级软件人才。可是即使如此,不少企业依然难以找到好的软件人才。

    华浦教育集团校长干祖骏先生认为:“目前,各行业对于IT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企业对于IT从业人员的要求已不再像过去那样单一化,而是要求学员全面均衡发展(如外语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复旦—华浦ISEP国际软件工程师课程力求培养‘一专多能,无缝对接’理念,即创办软件工厂式的培训模式,从进入学校的第一天起就让学员完全融入到工作氛围,减少毕业后与企业的磨合阶段,快速胜任工作。”

    让软件“蓝领”变成软件“金领”

    目前,市场上提供IT培训的学校不少,可是真正能够培养出合格国际软件工程师的学校却并不多。不少学校过于注重对学生编程等技术的能力,对于系统构架的策划能力、沟通能力等重视不够,造成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不能完全胜任。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职教处凌晓凤女士表示:“目前培训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同质化势必被差异化所取代。

    在培训市场整体教育质量还不是很高的情况下,需要强强联手,需要社会办学机构同大学的合作。”

    据华浦教育副校长、ISEP项目总监朱铁峰先生介绍:目前,IT界紧缺人才大致分为程序员、软件工程师、系统分析师和项目经理4大岗位,薪水也是节节攀升。以项目经理为例,有4-5年的相关经验,精通日语、英语的人才年薪在15-30万元之间(包括项目奖金)。可见,复合型IT人才非常抢手。

    很多企业感叹:IT毕业生逐年增长,但很多人学了几年的软件工程师课程,进了企业仍不知从何下手;同时,市场上虽然提供IT培训的机构也不少,但真正能提供系统而专业培训的机构并不多;因此软件人才的缺口仍在不断扩大。

    针对这种人才与需求对接不上的情况,复旦大学与华浦教育集团联合推出了复旦-华浦ISEP(Interna-tional Software Engineer Professinal)软件工程师课程。朱铁峰介绍:“由复旦大学与华浦教育联手多名博士生导师、教授成立的专家组,共同研发出全新教材体系和实训手册,提出了‘一专多能复合型培训’的口号。课程契合本土软件产业需求,将IT系统地分为5大技术路线:

    J2EE、.NET、C++、WEB和DB数据库开发,还有软件项目管理、外语进修、职业沟通与规划类课程等;还为学员量身定做了专业选修课程,包括英语、日语、Linux操作系统、VisualC++Windows等,能从不同方面完善学员的水平;同时,在课程中还从学员就业角度考虑,增加了面试技巧、答辩、项目展示等课程,让学员在一次次磨练中提高能力,为今后进入企业打下良好基础,迈向‘金领’人生。”


原载《职场指南》转自解放日报网(B-01)
论坛图例: 发贴者信息  引用留言  删除  编辑  发站内短信 
回复该贴(划勾则可以直接回复该贴)

加入收藏 | 关于本站 | 设为首页 | 与我联系 | 管理入口

  2008-2023 版权所有 苏ICP备08022975号
 Server:504Ms  DB: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