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干建农 总版主  户籍地址:江苏省南京市白下区 积分:22946 最近:18-08-04
|
发表:2009-03-18 14:40:12 人气:429 回复:0
|
楼主 |
“新天地”和上海人的“假模假势”
中国人民大学 干春松
一直想去看大觉寺的玉兰,当然如果能在山坡上打喝点小茶,打一通拖拉机,应是不亦快哉?
不想,先在上海看到了玉兰花。
有一些花瓣已经掉落在还有一些发黄的草地上,
香气袭人。
或许一二周之后,北京的也要开了。
坐了一夜的火车,的确有一些疲劳,中午去吃饭的路上,接到甘蔗的短信,有一个简短的答问
甘蔗:“图书馆里有《匹马西风》”
老甘蔗:“是吗?起码不用借了”
甘蔗:“还有两本,狂吐。”
老甘蔗:“吐吧,别把书弄赃了”
前两天,孔老师送了一本《匹马西风》,用与他畅快文字不相称的稚气的钢笔字写上“老甘蔗雅正”,我为了了解他是怎么埋汰韩国人的,便在听报告的同时把这书看完了,并顺便推荐给甘蔗,于是有了这些话。
中午被一阵电话吵醒,下午去中国共产党一大会议的会址参观,在二层的文物展厅,还真有不少东西,我感兴趣的是那些书的早期版本,比如章太炎的《訄书》最初的日本鸾翔社版本,还有康有为《大同书》的1919年版本。
一大会址旁边是上海的“新天地”。其实有一年来上海的时候,余治平兄曾带我来这里“开眼”。现在又有了一些变化。比如入口处有一个石库门改造的上海人生活陈列馆。
石库门对于上海,有点类似于四合院对于北京,算是最具典型意义的上海建筑。这个展览馆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亭子间”,以前读鲁迅的东西,知道他们有在亭子间生活的经历,后来描述上海人住房紧张,也有亭子间住一家人的说法,这次才算是真正看到了亭子间的结构,也就是石库门一楼到二楼的楼梯的转角处的一个小的空间,能放下一张小床,并一个书桌,君子固穷,许多文人穷困潦倒,只能租亭子间苦写,终于出现一个专门的名词“亭子间文学”。
“新天地”是上海最有名的酒吧区,在一些整修一新的旧房子开着一系列的酒吧,阵势上有点接近于北京的三里屯和南锣鼓巷,但一个上海人说,这比北京的酒吧档次高多了。
的确,这里与北京有着很多的不同,就下午的观察而言,北京的酒吧主张随意,饮食也略显粗略一些。新天地,提供的餐饮显然精致,啤酒也以各色扎啤为主。泡酒吧的人,北京一般衣着稀松,表情松弛,而新天地这边,大多衣冠严整,即使是便装,也能看出仔细严谨。老外中不少西装革履,笑谈优雅。美女们光鲜照人,引人注目。
正逡巡并贼眉鼠眼地装做目不斜视状看过往美女,突然听到有人喊我,原来的同行的人大老师已然占着一张桌子点上咖啡,盛情难却,一切付予笑谈中。
结帐时,一领班呼mary or ivory,是叫一个小妹来收钱,想起了北京的伙计,突然觉得,自己还是有些喜欢北京的大大咧咧。上海的精致多少有一些“假模假势”。
源自:《干春松的博客》
|
 网易BLOG地址: http://nong0916.blog.163.com
新浪BLOG地址: http://blog.sina.com.cn/nong0916
——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