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g ]
[ reg ]
 
  首页 >> 崛起论坛 >> 清茶斋 >> 查看帖子
   本版版主:干恩成   
   干春松博士精彩博文:衰世和治世  
    
    姓名:干苏宁 VIP会员
    
    户籍地址:
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
    积分:3815
    最近:11-03-03
  发表:2009-07-30 16:41:18 人气:408 回复:0 查看用户信息 回复该贴 给干苏宁发站内短信 楼主

  
                              衰世和治世


                    中国人民大学   干春松博士


      有人说,在海边的时间长了,脑子就会迟钝,这一点我很同意。

      每天起床,看窗外的海滩上已经人头攒动,拿起枕头边的书,但总不无法认真看下去,尽管8月初必须交一篇作业。

      然后,不多久就到了中午,睡一小觉,起来游泳去,海水很脏,交替着狗刨和不太标准的蛙泳,在海水里泡着,偶而有一两只水母从我的手边滑过,有一些“硌应”。

      这样的日子已经有九天,我已经很腻了,总算可以走了。

      特别是听说有一个当地的小吏因为渔船扰了一些狗官的清梦而丢官的时候,对北戴河的夏天多少有一些厌恶。

      今天是日全食,据说要几百年才有一次,只有长江沿岸才看得见。电视里播放着从四川到浙江的情况,没有了几百年前的惊慌,也没有敲脸盆的场景,有的只是狂欢。

      按说中国人是越来越迷信了,但是,似乎没有听到人们将日全食看成是某种“灾异”,尽管世道之险恶已经应该出现许多的那玩意了。

      在日全食让我们的世界刹那黑暗的时候,有一个诗人吟诵道:“天黑了,我偷偷拉了你的手”

      最近一直在想中国人对历史的看法。

      其实,到目前为止,中国人对历史的看法关键是治乱循环,也就是说先是皇上受命,开始天下清明大治,即着就越来越乱,直到被武装推翻,开始一个新的治乱周期。

    说到底,我们不喜欢那个五阶段论,有一种“越来越好”式的自我欺骗。

    春秋的历史观,比较复杂一些,说法很多,比较常见的就是三世说,据乱、升平和太平。循环起来比较复杂。

     想起,晚清有一个龚自珍,我的老乡,浙江人,他算是一个先知先觉的人,小的时候读他的《病梅馆记》,把当时对人的思想的束缚和梅花的盆景做一些类比,现在我不太接受,梅花如果不经过加工不好看,而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是两回事。

    喜欢他的《春泥》,特别是“化作春泥更护花”有境界,不过他对晚清的影响主要来自他的预感,他对于不可收拾的局面的预感。这个预感在他的许多文章中,但有一篇特别有名,就是《乙丙之际箸议第九》。“吾闻深于《春秋》者,其论史也,曰:书契以降,世有三等,三等之世,皆观其才;才之差,治世为一等,乱世为一等,衰世别为一等。衰世者,文类治世,名类治世,声音笑貌类治世。黑白杂而五色可废也,似治世之太素;宫羽淆而五声可铄也,似治世之希声;道路荒而畔岸堕也,似治世之荡荡便便;人心混混而无口过也,似治世之不议。左无才相,右无才史,阃无才将,庠序无才士,陇无才民,廛无才工,衢无才商,抑巷无才偷,市无才驵,薮泽无才盗,则非但尟君子也,抑小人甚尟。当彼其世也,而才士与才民出,则百不才督之缚之,以至于戮之。戮之非刀、非锯、非水火;文亦戮之,名亦戮之,声音笑貌亦戮之。戮之权不告于君,不告于大夫,不宣于司市,君大夫亦不任受。其法亦不及要领,徒戮其心,戮其能忧心、能愤心、能思虑心、能作为心,能有廉耻心,能无渣滓心。又非一日而戮之,乃以渐,或三岁而戮之,十年而戮之,百年而戮之。才者自度将见戮,则早夜号以求治,求治而不得,悖悍者则早夜号以求乱。夫悖且悍,且睊然眮然以思世之一便己,才不可问矣,曏之伦有辞矣。然而起视其世,乱亦竟不远矣。是故智者受三千年史氏之书,则能以良史之忧忧天下,忧不才而庸,如其忧才而悖;忧不才而众怜,如其忧才而众畏。履霜之屫,寒于坚冰,未雨之鸟,戚于飘摇,痹痨之疾,殆于痈疽,将萎之华,惨于槁木。三代神圣,不忍薄谲士勇夫,而厚豢驽羸,探世变也,圣之至也。”

      这么长的一篇,我很难有能力逐字翻译,主要的意识是说一个衰落的时代,看上去特别象是盛世。

      在乱世,黑白混乱,人们看不清色彩,看上去象是盛世的清明。声调混乱而不辩五音,有点象盛世之希声。道路荒芜和堤岸坍塌,好象盛世的大路通达。人心混沌而不愿意指出过失,好像是盛世之人不议论政治。朝中,既没有好的宰相,也没有良史,军队中没有好的将领,学校里没有好的老师和学生,田野里没有好的农民,工厂里没有好的技师,市场上尽是奸商。在街上没有好的小偷,即使是市井的无赖和山野的叛贼,也没有“技术含量”。偶尔有一两个人才出来,有无数的小人来打压,他们不是用刀,也不是用水火,而是用各种氛围来束缚他。要压制他的忧患之心,激愤之心,思虑的心,有所作为的心,廉耻和清明的心。他们不是一下子置你于死地,而是文火炖肉式的消灭你的才情于无形之中。
      
      看看我们的周围,我们还能说什么呢?龚自珍早已化做春泥,我们怎么有能力分辨治世和衰世呢?

      不能再发挥了,还是等下个学期,好好让学生们读这段话吧。


原文源自:干春松的博客
论坛图例: 发贴者信息  引用留言  删除  编辑  发站内短信 
回复该贴(划勾则可以直接回复该贴)

加入收藏 | 关于本站 | 设为首页 | 与我联系 | 管理入口

  2008-2023 版权所有 苏ICP备08022975号
 Server:47Ms  DB: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