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g ]
[ reg ]
 
  首页 >> 崛起论坛 >> 干氏海外游子 >> 查看帖子
   本版版主:干建新   
   干春松博士海外见闻  
    
    姓名:干苏宁 VIP会员
    
    户籍地址:
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
    积分:3815
    最近:11-03-03
  发表:2009-05-13 09:39:14 人气:744 回复:0 查看用户信息 回复该贴 给干苏宁发站内短信 楼主

  
          中国人民大学干春松博士海外见闻


                         从天津到吉隆坡


     如果去别的国家,不是从北京出发,而是从天津出发,你大约就知道我们买的是什么航班了。
     以前,在电视看一个大忽悠说100多美元游遍哪里云云,有多大的可信度是很值得怀疑的,首先,我们找了一辆车到天津,本来可以在家吃完午饭,悠然去首都机场,变得必须上午出发,中午在天津吃了一顿。到了机场,被告知行李要花钱,因为廉价航班不提供免费行李。接下来我们便开始估计到在飞机上将不能获得免费的水和饭,所以只能在天津机场买了一些吃的喝的。
     天津机场的唯一好处就是人少,飞机上也人很少。
     其实,听说要去天津赶飞机的坏消息之后,我就提出我不想去了,但是朋友们说行程均已确定,不好变更。
     飞了五个多小时,我们又被搁在机场,因为接我们的人来了,车联系不上了。
     反正过了12点,我们才住进自己的房间,然后下楼吃饭,居然是印度饭,我十分担心地想起以前吃印度饭的不快记忆,说饭是钢的人,应该说,吃啥饭才是钢。
      我们其实不住在吉隆坡城里。这是第二天早上才知道的事,我们住的地方叫“焦赖”,不知英文怎么弄。有点接近于怀柔和北京城的关系。不过离那著名的双塔不远。本来准备今天去马六甲,但是因为下午有一个活动,而改在11号,今天就就近参观吉隆坡城市景观,还有一个名为陈氏书院的祠堂。
     下午的活动延续了晚上11点才回来,明天是所谓的“新世纪文化论坛”正式开始,我们此行的目的就是这个。
     贴一些小图片,做一个纪念。(暂时贴不上)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黑风洞,肉骨茶,南洋之种


    马来西亚的华人,大约占总人口的25%,应该算是不少。吉隆坡的街上也有很多的中文标牌,一色的圆鼓鼓的。我们的活动一般由华人的“志愿者”来服务,这些人职业各异,有一些有钱有闲的富婆,也有一些刚入社会的年轻人,他们之中有人与举办者熟悉,但也有人甚至不知道活动的内容,只是因为熟人相托就赶来帮忙。
    马来西亚的华人,生存和发展要面临种种困难,因为一些政治上对于马来人的特殊保护政策和东亚经济格局的变化,这里华人经济发展有许多的障碍,其势头远不及印尼华人。这里的华人文化,仅凭两三天的观察难以获得更深的认识,但是,我或许能看到更多的传统服装和更多的民间习俗。
    这里的华人,应该说保持着许多传统中国的影子,移民状况也很复杂,比如有的是因为明朝灭亡的亡国遗民,后面也不断有人移入,因此,他们的文化甚至有一些中国文化的年轮的意味。
    许多的秘密宗教和反叛分子也逃到这里,所以,我们也能接触到许多不同形态的宗教活动,或许是族群的原因,或许是长期文化融合的问题,现在许多人更是身兼多重的宗教身份,比如组织我们上这里的马来西亚儒学会的会长,同时也是这里的道教组织和其他宗教组织的负责人,这多少让我们觉得有一些别扭。
    我们的活动,当地的媒体表现出一定的热情,由于有南洋商报和中国报作为媒体的支持,所以每天的活动均由比较详细的新闻报道,不过,一般人似乎对于比较学术化的讨论没有兴趣,所以,听众越来越少。
    在会议的间歇,我们参观了一些地方,首先是马来西亚的国家博物馆,整个馆给我留下的印象主要是各类的剑和武器。
   作为一个处于战略要地的一个长期被殖民的国家,其战争和防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武器成为这个博物馆最为重要的陈列品。其中有类似关羽所用的青龙偃月刀,也有各种短剑和表示权力的装饰性的剑,占据了很多的空间。甚至陈列一种能用意念发射的剑,透出东方神秘主义的精神。
    最不能为我理解的是馆里的人头,马来人有一个部落,甚至要以掠杀人头作为自己成年的标志,根据陪伴我们的一个专家说,是仇人当然要取首级,甚至是最好的朋友,他们也会采取杀头的方式,目的是为了能与朋友朝夕相处。
     有几张老照片里,能看见屋子里挂着熏完的黑漆漆的人头作为装饰的生活场景,说实在的,后脊梁有一些寒意。
     今天上午,会议结束,下午去离吉隆坡不远的一个印度教的圣地“黑风洞”(黑风洞(Batu Caves)是印度教的朝拜圣地,位于吉隆坡北郊11公里处,是一个石灰岩溶洞群,处在丛林掩映的半山腰,从山下循272级陡峭台阶而上即可到达,也有缆车直抵洞口。   这里是市郊最热岛的旅游景点之一。在陡峭的山壁半腰,有三个石灰岩溶洞被建成印度教寺庙的石窟。中间的岩洞因洞顶有光射入,被成为光洞,里面有各式的钟乳石和印度教的战神苏巴马廉;而光洞左侧的则是黑洞,深大366米,幽凉而阴深,里面潜伏了成千上万的蝙蝠和蛇虫;第三个洞穴则有一座建于1891年的印度教神殿,是马来西亚印度教的圣地。),做了一些印度教的扫盲工作,因为同行有马来西亚当地的文化专家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的牛人,所以,课程内容绝对丰富。
     其中一位先生关于佛教和印度教讨论,很有意思,他说在印度教的人眼里,佛陀是神创造的其自身的对立面的恶的极端表现,其目的就是为了最后消灭之。(如果看过黑客帝国,就会了解其故事的来源)。但是佛教在印度虽然是几乎绝迹,但在别的地方却很兴盛,有趣的是,马来西亚的印度教甚至开始崇拜起弥勒。
   参观印度教圣地,需要有嗅觉和视觉上的双重准备,特别是气味,十分的不能适应。
   这里的印度教属于泰米尔派,主张苦修,要从困苦中体会人生的尊严,所以,洞里的剩长的树上以前挂满了苦修的信徒,虽无锥刺股,但绝对头悬梁。不过因为可能对青少年起不良的模仿作用,而被禁止。
   来之前,看过一些马来西亚的食物的节目,但说实在的,这次的活动以素食和印度菜为主,十分的不能满足口福之欲,今天从印度教圣地回来,有人提议吃一种华人的“肉骨茶”,其实是一种肉汤,里面有猪尾巴、猪肚、排骨、蘑菇、青菜,还有一些中药,等,深深的酱油颜色,可以家一些油条什么?最早据说是码头工人的食物,只是现在被改良成美食。被这几天没有胃口的食物搞得头晕脑涨的我们总算出了一口气,两大盘连塘带水,悉数入肚。
   有一个玩笑,这次来的台湾的本地的学者,喜欢穿一对襟小褂,美其名曰唐装,但以前的教授以长衫为主,这样的对襟小褂主要是跑堂的人所穿。有趣的是,码头工人的小吃现在成了美食,而以前跑堂的服装,成了文化人的“制服”。
    在马来西亚一个最大的感觉就是热,热到什么都不想干,什么都想不了。反正是,太热了。所以要感谢为我们出行提供照顾的某公司执行董事春红女士,还有为了帮助我们而推迟赴美参加孩子大学毕业仪式的金菊女士。光是她们传统中国女性的名字,就让我们有亲切和温暖的感觉。


源自:干春松的博客

论坛图例: 发贴者信息  引用留言  删除  编辑  发站内短信 
回复该贴(划勾则可以直接回复该贴)

加入收藏 | 关于本站 | 设为首页 | 与我联系 | 管理入口

  2008-2023 版权所有 苏ICP备08022975号
 Server:31Ms  DB:5